|
洛阳石化医院如何判断乙肝传染性的大小?乙肝的传染性并不可怕,因接触而被传染上乙肝的人很少,大约80%左右的乙肝患者是通过家族性的垂直传播而得,另有10%左右的是经血液、医疗途径而感染。 乙肝的发病呈家族性或单个散发,先天或出生时感染者,一般病毒携带往往是慢性甚至终身携带,后天感染的一般很少发生慢性乙肝。从这个角度看,乙肝的传染性主要针对家族成员,以及血液、血制品、手术、外伤等等情况而言,一般接触几乎不会导致乙肝病毒感染而引起慢性乙肝。绝大多数的正常人,接触乙肝病毒后,体内都有正常的免疫监视系统及处理系统,病毒侵入体内,可及时被发现并予以清除,这样一个过程,大多数人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和完成。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均可认为乙肝病毒处于高传染期。 1.乙肝"两对半" (乙肝病毒五项指标)检查时,出现"大三阳"的情况,即表面抗原(符号是HBsAg)、e抗原(符号是HBeAg)和核心抗体(符号是抗-HBC)同时阳性。这是乙肝病毒经典的组合模式。其中,e抗原阳性是乙肝病毒复制的直接证据,这种情况出现,表示体内有乙肝病毒复制,传染性强。 2.乙肝"两对半" 检查时,出现"小三阳"的情况,即表面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阳性。同时,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符号是HBVDNA)呈阳性,说明乙肝病毒有变异情况发生。虽然e抗原为阴性,但是,HBV DNA却为阳性,足以说明乙肝病毒仍处复制阶段,传染性强。 3.乙肝"两对半"检查,出现表面抗原、核心抗体为阳性,甚至于只有核心抗体为阳性时,HBVDNA检测仍为阳性,这依然反映乙肝病毒仍处复制阶段,传染性强。 4.乙肝"两对半"检查,只有核心抗体为阳性,但是核心抗体的免疫球蛋白M(符号是抗HBCIgM)为阳性,也说明具有传染性。 5.乙肝"两对半"检查,全部为阴性,但是,肝功能检查异常,进一步检查HBVDNA或抗HBcIgM为阳性,也可说明乙肝病毒仍具传染性。 6.如果血液乙肝病毒检查没有发现阳性指征,但是肝功持续异常,经肝组织活检,发现乙肝病毒e抗原或核心抗原为阳性,仍可证明乙肝有传染性。 衡量乙肝是否有传染性的最重要指标是HBVDNA和e抗原,无论什么情况下,只要这两项指标呈阳性,就可认为,具有传染性并且传染性较大。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怀孕吗?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发地区,被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高达10%左右,根据临床观察,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和e抗原阳性的妇女怀孕,所生婴儿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可高达88.1%,其中5%是在子宫内受到乙肝病毒感染,其余大多数是在围产期吸入母血、羊水或阴道分泌物受到感染。单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所生婴儿乙肝病毒的感染率为38%。而且婴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他们中85%-90%会发展成慢性带乙肝病毒状态,其中25%于成年后将死于肝硬化和肝癌。 因此,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保证下一代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那么携带乙肝病毒的妇女能怀孕吗?采取什么措施才能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呢? 早在70-80年代,发达国家就已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使人群中乙肝病毒携带者大为减少。 我国自80年代起,临床上也已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为乙肝母亲生育解决了后顾之忧。 何谓肿瘤标志物?怎样认识其临床应用价值?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由于癌基因的表达而生成的抗原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在肿瘤病人的体液及排泄物中检出,它在正常组织或良性疾病中不产生或产生极微,现已发现在肿瘤标志物中有:肿瘤特异性及相关抗原、激素、受体、酶和同工酶、癌基因及其产物等40多种。根据其特性不同分类如下: 1.癌胚抗原 是癌组织和胎儿共有的抗源。在成人正常组织中含量甚微。当机体有癌存在时,由于被控的基因推动抑制,而使这类抗原产生。如: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胰癌胎儿抗原(POA)等。 2.肿瘤相关抗原 此类抗原在正常组织中存在,当机体内发生癌变时,其含量异常升高。如β2微球蛋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组织多肽抗原;铁蛋白等。 3.特定的单克隆抗体能够识别的肿瘤抗原有CA125;CA153;CA199对卵巢癌、乳腺癌和胰腺癌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4.酶和同工酶 在机体组织细胞发生癌变时,与细胞分化有关的组织特异性酶和同工酶活性降低或消失,与细胞增殖有关的酶和同工酶活性升高。如谷胱甘肽FONTS转移酶(GSRs),在食道癌、胃癌、胰腺癌、肝癌及大肠癌时均有升高。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恶性黑色素瘤和小细胞肺癌时增高。 5.癌基因及其产物 现已发生有50多种癌基因,其在人类肿瘤发生的病因上起重要的作用。如ras基因的产物P21表达越多,其标志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 由于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技术迅速发展,具有留取标本方便,操作简便,报告方式快捷,已广泛被应用于临床:①做为辅助诊断:体液中肿瘤标志物的值增高,标志着可能有肿瘤的存在;②可监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定期对治疗后的肿瘤病人进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含量检测,可以早期发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③进行疗效的观察: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使肿瘤标志物含量降低。否则说明治疗效果不佳;④判断预后:肿瘤标志物的含量的高低与预后成反比关系。含量越高,预后越差;⑤用于肿瘤的鉴别诊断:根据不同的肿瘤特性,选择有针对性的标志物进行检测,有助于区分不同部位的肿瘤。 |